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,是面向未來的事業。
近年來,我市怎樣推進教育均衡發展?記者帶著疑問進行了采訪。
促進城鄉均衡發展
3月16日,從崇陽主城區向東駕車而行,十公里的車程,便來到了大白橋頭村。崇陽縣第三小學教育集團大白校區便坐落于此。
“我們努力辦好鄉村學校,留住鄉村孩子?!背珀柨h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,通過以城區名校為龍頭,實行“以城帶鄉”“城鄉融合”,帶動幾所農村分校,采取集團辦學的方式留住鄉村孩子。
崇陽縣第三小學教育集團一校六區,共有6000余名學生。集團化辦學后,大白橋頭村的學生都回到家門口上學,大白分校就由原來的137人猛增到1114人。
春天里的大白分校,桃花灼灼,油菜花黃,書聲瑯瑯。如今,村里的學生們再也不用每天到城里上學了。
崇陽縣集團化辦學既成功化解了城區大班額,又帶動一大批農村薄弱學??焖侔l展,推動2000多名學生向農村回流,支持了“鄉村振興”戰略,也有力推動了教育城鄉均衡發展。
合理配置教育資源
實現教育均衡發展,就要合理配置教育資源。近年來,全市238所學校實施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工程,新增中小學學位2.67萬個,“大班額”比例低于全省平均水平。
在鄉村,我市投入資金1.34億元,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,實際惠及學生18.2萬人。同時穩妥推進農村教學點撤并工作,城鄉學校辦學條件差距明顯縮小。
在城區,我市啟動實施市城區義務教育三年提升計劃,完成投資3.43億元,新建、改擴建學校7所,新增學位9160個。
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,我市爭取教育專項資金10.5億元,其中市本級教育專項資金1.07億元,通過保障教育經費投入和扎實推進項目建設,合理配置教育資源。
落實教育惠民政策
“不讓一名學生因家庭貧困而失學”。這是我市教育部門在《致貧困學生家長的一封信》中的承諾。市學生資助中心扎實做好重點保障人群的資助工作,鞏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幫扶成果,確保家庭經濟困難學生“應助盡助”。
“國家政策越來越好了?!奔易∠贪矃^向陽湖鎮的老張告訴記者,以前由于經濟能力有限,兩個孩子都沒能接受高中教育,得益于教育惠民政策,再也不用擔心小孫女的上學費用問題了。
記者了解到,2021年,我市通過嚴格落實國家各項資助政策,與扶貧、民政、殘聯等部門實現信息共享,對全市建檔立卡貧困學生資助全覆蓋,全市資助各類學生21.76萬人次,資助金額1.59億元,實現了不讓每一名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的目標。
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譚宏宇
編輯:何珊
上一篇:
咸安鐵鋪小學學生簽下愛水節水承諾書
下一篇:
書山有路勤為徑 ——來自赤壁市第二實驗小學的報道
咸寧網訊記者陳希子報道:近日,崇陽縣青少年活動中心走進肖嶺中學,開展流動少年宮鄉村技藝行活動,為鄉村孩子帶去快樂的同時...
在第三十六個教師節到來之際,習近平代表黨中央,向全國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誠摯的慰問。無數鄉村老師牢記...
“這些書很適合低年級學生看,對他們閱讀興趣的培養有很好的啟蒙作用?;顒又?,志愿者走進班級教室,與學校師生互動交流,并為...
“十三五”期間,全市6個縣市區均根據實際,依托互聯網,探索實施集中、同步、分散、專遞四種模式,幫助農村小規模學校開齊開...
據了解,該縣采取“城+鄉”模式,將部分薄弱鄉鎮初中、城郊小學脫離原管轄體制,設為城區優質中小學的托管分?;蛐^,組建9...
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劉文景鎮強通訊員洪瑞璟“城里的孩子回農村上學,農村的孩子家門口享受城里的教育……”“這是鐵樹開花水...
咸寧網訊咸寧日報記者陳希子報道:近日,受崇陽縣新華書店邀請,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協同“楚天少兒悅讀季”紅扣子閱讀活動組委...
昨日,城區大畈陳閘工作人員在啟閉機房檢查提閘泄洪情況。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袁燦攝。
咸寧網訊記者吳文謹、特約記者李星、通訊員杜春寶報道:春節臨近,年味甚濃。防控專班副指揮長、咸安商貿物流區管委會副主任...